熊希龄两幅画作赏析

熊希龄两幅画作赏析-常乃麟

2020 年 9 月郭君兮老师检索下载了熊希龄上世纪 30 年代的两幅画作(刊登于《艺林月刊》),那时忙于准备香慈校史展,只匆匆浏览后就存于电脑文件夹中。后来找出赏读,有许多不解之处。近期再读,似有所获,愿为分享.

图 1 熊秉三设色荷花 第八次成绩展览出品
图 2 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 第十次成绩展览出品
幽秀独绝、不食人间烟火者

一、熊希龄(字秉三)两幅画作时间及出处
(一)熊秉三设色荷花 第八次成绩展览出品 ( 见图 1)
此作品为秉三公 1931 年夏日之翰墨,与香山慈幼院学生第八次成绩展览一同出品,刊登于《艺林月刊》(1931 年,第 22 期)
《北平私立香山慈幼院大事记》记载,学校成立第二年(1921 年)就有成绩展览。1931 年夏天,熊希龄夫人朱其慧还在世,熊希龄任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委员。那时香山慈幼院正处于最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闯过道道难关。回溯历史,其后还有更严峻的艰难险阻和国难家仇横亘在面前。观赏此画,白荷彩叶,素雅圣洁,体现秉三公一心投入慈善教育事业之心。
(二)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第十次成绩展览出品(见图 2)
从《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画作题款,可推算出熊希龄创时间是 1933 年 8月 27 日。丹青题款珠联璧合,寓意深刻,登载于《艺林月刊》(1933 年,第 48 期)。月刊编辑者评此画作“幽秀独绝、不食人间烟火者”,绝非溢美之词。
刊物未注明画作景物类别及名称,笔者也未查到相关资料佐证,细观此画作应是桑树花期之欣欣向荣之景状。笔者从网上找到《桑树花期实景拍照》(见图 3),与画作反复比较,确认熊希龄此画景物确实是桑树。
熊希龄作画常出人意料之外,他不画牡丹富贵,芍药妖艳,却爱画梅花傲雪、不畏冰霜欺凌;画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品质高洁;爱养兰花,擅写兰花,是爱其淡泊宁静,宛若谦谦君子般高尚雅致之品行。尤其题款“此君一出天下暖”之棉花经典画作,更令昔人与后者感慨系之矣!

图 3 桑树花期实景

二、熊希龄两幅画作赏析
《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创作独辟蹊径,通过画一幅桑枝嫩芽写辛稼轩词意。辛弃疾在南宋淳熙八年(1181)冬,遭遇弹劾,隐居上饶带湖,曾填词《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在词中描述乡间美景,暂时忘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看着乡野间桑树、荠菜花,无畏困难,不怕寒风,愿意化身为生命力顽强的荠菜花,守护他始终怀揣的理想抱负。
读辛弃疾此词,更使笔者相信《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所画桑树之判断。
香山慈幼院建有养蚕室,养蚕室周边桑树成林,水声潺潺。熊希龄和孩子们一起用嫩芽喂蚕,看蚕宝宝吐丝作茧。与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的情感不谋而合,都是热爱家乡,尽享田园之温馨感受。而外族入侵,破坏同胞应享的和平,使其坠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是其爱国情怀不能泯灭的根源。
《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画面右侧题款,并非《鹧鸪天·代人赋》,而是辛弃疾另一首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174 年),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未被罢免之前,与《鹧鸪天·代人赋》(1181 年)精神气韵前后贯通: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录稼轩太常引词
癸酉中秋节前八日 熊希龄


诗词大意:仰望夜空,一轮秋月,就像刚磨亮之铜镜,金波辉映。词人举起酒杯问嫦娥:白发日增,如此欺人,如之奈何?我欲乘风,扶摇万里长空,俯视山河,我欲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使月光更明亮,映照黑暗之人间。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熊秉三设色荷花》与《熊秉三写辛稼轩词意(桑树)》画作分别发表于1931 年夏季和 1933 年 8 月,两幅作品辛词一样精神气韵相同、前后贯通。“设色荷花”表达出作者冰清玉洁,为慈善事业发展不夹半点私心。“桑破嫩芽”同样表达其救国保种,为社会培养孤幼儿童,成为有用人才之理想抱负。

“设色荷花”完成后,熊希龄经历了 1931 年 8 月夫人逝世,次月的九一八事变,1932 年的“一·二八”上海淞沪会战,他动员全家、全院抗战。1933 年3 月长城抗战,他携女儿熊芷与世界红卍字会赴石匣、古北口劳军慰问。
长城抗战爆发五个月之后,熊希龄借辛弃疾词意精心绘制画作,表达绝不向日寇妥协,坚决抗日的誓死决心。
为何要画桑树的嫩芽、幼花呢?他是把强国强种的希望寄托在中华子孙后人身上,从小培养骨气、志气和气节,长大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此两幅作品出于香山慈幼院第八次、第十次成绩展览。1921 年、1934 年、1935 年《北平私立香山慈幼院大事记》有成绩展览记录,从办展次数看,大约一两年就举办一次。熊希龄将自己画作与学生们的学校成果一同出品,用书画艺
术展现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操,于细微处培养学童之爱国敬业精神。

三、联想熊希龄两首词作
早在熊希龄逝世前后就有文评述熊希龄词。据《朝野新谭》载,有姜剑魂者就曾为文论及熊希龄作于热河的两首《楚宫春慢》。民国时著名词人赵尊岳(熊希龄的老友赵凤昌之子)在《熊希龄生平追忆》一文中也论到熊秉三的词作:“退隐后,并好填词,略似苏辛,辄挟湖海元龙之英气,艰词涩语,一一驱遣。”

本文恭录熊希龄两首词作以飨读者。
1.《木兰花慢壬申六月率季、香、霖、骞诸儿,往观吴淞江湾战区遗迹,感赋》:

海潮叠未息,似呜咽,向人言。看台毁吴淞,尸沉蕴藻,血溅江湾。纵然敌兵如虎,撼岳军真比撼山难。可痛乞援南八,伤心断指军前。朱仙镇上哭师还,强虏自开颜。更暗渡浏河,追奔闸北,锋及昆山谁。云国仇犹恕,独此心私憾未能捐,三万健儿忠骨,青山黄土巍然。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 年 1 月 28 日晚发动了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即上海一·二八事变。
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 7 月份(壬申六月),熊希龄为抗日和教育之事去上海联络社会各界期间,曾率子侄辈朱曦、熊芷、朱霖、朱有蹇等专程去吴淞、江湾战区遗址凭吊。
秉三公赋《木兰花慢》词,悲痛中华泱泱大国竟惨遭倭寇数十年欺辱,他义愤交加,仰天嗟叹:波浪迭起,大海呜咽,似乎向人们悲愤申诉。吴淞炮台损毁,有多少抗敌战士壮烈牺牲,血染江湾。无论敌寇多么凶残,撼我中华健儿比撼山还难。可惜政府不能全力抗敌,总欲与敌妥协周旋。熊希龄质问,谁说国仇可以宽恕?只恨自己年老未能为国捐躯!数万健儿不能白白牺牲,一定要抗敌到底,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秉三公以此实情实景教育自己的子侄后辈,莫忘国耻,坚决投身抗日救亡。

2.《沁园春·乙亥除夕感怀寄香山师生》(《校刊》第 11 期第 4 版):

风雪残年,海上栖迟,云胡不归?想杯盘守岁,家庭夜集,刀鞋竞走,儿女冰嬉。雾湿芝兰,烟含桃李,亟盼东风春又回;宫门外,有呢呢稚子,久候柴扉。
谁知愿与心违,是十五年来新别离。正终宵爆竹,客边焦急,故园松柏,梦里依稀;来日大难,长安不易,更怕山河城郭非。回头处,望白云绕舍,片片南飞。


这是熊希龄在上海思念慈幼院师生,于 1936 年 1 月 23 日除夕之夜填词《沁园春·寄香山师生》。词中深切回忆曾与师生相处的欢乐!无奈暂不能回校,常在梦里相聚。他告诉学生们自己在除夕午夜,虽然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但与来访的客人谈起国事,纷纷为时局之危而焦虑。常常梦见香山校园的美景,然而预感家园将会遭受更大的困苦和不幸,北平香山恐怕不是易居之地。担心万一国土沦丧、城郭不保,将更为难堪。他早已深知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时局不断恶化,国家和慈幼院的安危萦绕心头,叮咛师生莫忘国耻,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奉献力量。
熊希龄这两首词作依旧气韵贯通,形神兼备!他用诗词艺术形式表达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和危机意识,教育子侄后辈和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强盛奉献自己热血与青春。
熊希龄是教育家、慈善家、政治活动家,他还是画家和诗人。据笔者统计熊希龄一生创作诗词歌赋楹联达 600 余首,其诗词作品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他不是空谈者,是“知行合一”的实干家、探索者。他的作品承载着一代思想者和实践者的精神遗产,供后人研究体悟。读其作品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故奉拙作《观熊希龄院长画作感赋》一首,以表达崇敬之情。

词画双双气韵通,荷花桑叶竞葱茏。
田园娇好乡音媚,敌寇嚣张虎豹攻。
国难离骚堪苦涩,书生忧愤赴兵戎。
丹青翰墨思英烈,雨润春苗果更红。

常乃麟
2022 年 6 月 3 日初稿
2023 年 2月 4 日修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