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我们都会熟悉《雨果:巴黎圣母院》在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一个纯洁无辜的吉卜赛女郎爱丝梅拉达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小说体现了神级文坛作家雨果式“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该部小说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但今天全文都没有卡西莫都,也与这部小说毫无擦肩;但知识点有点过于密集,自己担心写起来头绪凌乱又收不了尾,于是先在手机上敲下了一些逻辑点,就这样开始吧.

昨天的博文说了会单独写一篇狰狞后自己看的这场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现在远在婺源写生,空闲时就写写这个内容.这部电影我并不想写成影评,实际上就观影感受书写文字自己也并不擅长,之前写过的几部电影从订阅者获取批评反响平平.然而就影片的主体巴黎圣母院来延展讲,可能会冒出一股自信,对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这个标签,我该是可以做到比百度知道还知道.

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网上查的我敲不来法语) 这个是巴黎圣母院法语的全称,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本体的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及堂内珍藏的大量艺术珍品是法国巴黎的象征.

关于哥特式建筑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今天的主角出现了.

今天所说的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地处塞纳河中央西堤岛上,与巴黎市政厅和卢浮宫隔河相望,为典型哥特式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3月24日(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四年)主体建筑于1345完成,历经180年.巴黎圣母院屹立至19年4月大火已经800余年.大概对应中国南宋辽金时期.

这部分我引用官方资料:
巴黎圣母院平面为长形马蹄哥特式拉丁十字形制,总长约127米,总宽约48米,总高达96米,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西立面置有两座钟塔,高约69米;内部共有五个纵舱,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十字长翼是圣母院长方形主殿;东端是圣坛,后为半圆形的外墙,横厅两个尽段都有开门,旁置小塔;圣坛外有标志性尖塔,高96米.

然而就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大火,直到次日凌晨才完全扑灭,主体建筑损毁严重.简直是人类文明之殇,今天刚好是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失火4周年整体建筑还在修善中,我又刚好看完这部相关题材得电影.这几天内心不得平静,这建筑已经不是法国巴黎地标建筑那么简单,这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印记,这场烈焰不亚于埃及金字塔被炮轰,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摧毁,这些不管有意无意都是人类自己对文明的践踏.想想这些难免痛心,自己那些患得患失对比下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其实在巴黎圣母院失火前一年,我曾经对照照片描绘过一张曼妙的圣母院穹顶彩色琉璃与吊顶的场景,由于那是忧郁的情绪主色调用了紫色.绘画原始照片来自2018年4月,其实回忆起也是内心上的痛楚,虽然不想回忆那个时段,但这场电影还是让那些片刻像泉水一样涌现,联想起每天像倒计时一样的拆开一个玩具盲盒仔细摆放成一排的种种点滴.

巧夺天工级的壁画与雕刻.
2018年据朋友圈照片描绘的巴黎圣母院一角 主色调用色因当时心境所致

我在试着根据自己研究哥特文化时掌握的内容来写写巴黎圣母院的与众不同.这里有着法国最大的风琴.可追溯到中世纪,并且一直在不断增加,修改和恢复,风琴有五个键盘和大约8000个管道.

巴黎圣母院内的彩色玻璃窗令人震撼,大教堂是三扇玫瑰窗,都拥有彩色玻璃窗,一度因为采光被替换成普通玻璃,后又被换了回来,玻璃窗可追溯至1260年.巴黎圣母院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美物就是其中的吊灯.

圣母院内外还有许多其他雕像,包括多个怪兽和嵌合雕像;代表12位使徒的标志性雕像;大教堂内还有描绘圣徒,宗教人物和神话生物的雕像.里面的雕像和雕塑包括圣母玛利亚,圣艾蒂安的雕塑和另一座坐在宝座顶上的玛丽亚雕像.

西侧的最后审判门门上有人物包括教皇,国王,妇女,战士和非洲男子;在上部门楣上,大天使米迦勒在称量灵魂,两个恶魔试图倾斜天平,一边是被带到天堂在耶稣庇佑下的,而被锁链固定面带恐惧的是被其他魔鬼带到地狱;有两个天使携带着十字架的工具:一个是长矛和钉子,另一个是十字架,圣母玛丽亚和圣约翰跪在两边,天坛堂占据了拱门左:天使,族长,先知,医生,殉道者和修女;地狱占据了拱门的右边;“智慧的童贞女”象征着到达天堂的希望,因为她们带着灯照亮着路;在门的中心,在两扇门之间,耶稣的教徒站在基座上;门两侧的雕塑描绘了十二个使徒,左边是巴塞洛缪,西蒙,小詹姆斯,安德鲁,约翰和彼得,右边是保罗,少校詹姆斯,托马斯,菲利普,裘德和马蒂厄;在十二使徒的脚下,奖章代表着美德和恶行.

巴黎圣母院中其他的珍藏数不胜数,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

耶稣被认为钉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的碎片与其中一个钉子.自1805年以来,木头碎片一直在大教堂里;1824年钉子被送给了圣母院.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13世纪所穿的圣路易斯外衣

由圣安东尼尼古拉斯于1648年创作的“圣托马斯阿奎那,智慧之泉”.

由Jean Jouvenet于1716年创作的“探访”

丹尼斯和吉纳维芙都是巴黎的守护神, 他们的遗物于1935年由大主教Verdier放置在圣母院的尖顶上.

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宝物那么必属耶稣在被钉十字架时荆棘王冠.被保存在巴黎圣母院, 荆棘冠是一件神圣的遗物.《圣经下部-新经大略》上说(这里又有个知识点,圣经分为上下两部,用主耶稣基督诞生划分,同公元计时划分),耶稣受难时头上被人戴上用长满尖刺的荆棘编成的圈状冠,遭到无情的折磨,痛苦不堪.由此,人们用“荆棘冠”比喻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和折磨. 由“授记”里说耶稣当为君王,被处刑时,为了讽刺他,士兵用荆棘做了个“皇冠”让他带,荆棘刺进他的头,并说:“恭喜你当了犹太人的王”.

就写到这里把,该衔接上影片<<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影片为叙事电影,不存在男主角女主角,先纠正影片中的错误,其实并非拍摄错误,而是中国引进后国人的不专业导致的错误.全片字幕中大量出现牧师字样,这个是幼儿园级别的错误,巴黎圣母院为天主教教堂,天主教神职人员应该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神父,主教;片中翻译的牧师为基督教神职人员;两者之间区别明显且不可混淆.我看到这点后也不知该抱怨翻译从业者无知还是他们本身对影片内容缺乏敬畏之心.

法国的浪漫柔情,在大火燃起赶赴现场扑救这个过程中演绎的淋漓;片中叙述了巴黎圣母院暴露的多种火灾隐患及可能导致火灾的几种可能.通过影片我们也可以消除心中的疑虑并非恐怖袭击,而确实属于疏于防范.

我截取了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整个影片我们还是到影院从序幕开篇时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祈祷点亮圣母像前的蜡烛开始欣赏,孩童的天真呼应圣母玛丽亚的圣洁给人一种灵魂的唤醒感;投入其中与消防小队一起捏住一把汗来捍卫人类文明.

文明之殇 落泪的圣母像

影片高潮放在了救火的同时抢救巴黎圣母院中属于法国的也属于全人类的珍宝,这是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捍卫.看到全城人同声唱念圣经为巴黎圣母院共同祈祷时,感慨人不能丢弃信仰.

荆棘冠的展示品抢救场面
对”国宝”的再度抢救 让人捏足了一把汗

在这里再度提及一下巴黎圣母院珍宝中的珍宝荆棘冠,荆棘冠对于天主教信徒来说意义重大,基督信徒们相信,在耶稣受难前,罗马士兵曾强迫耶稣戴上的就是这顶荆棘冠,因此它是天主教信仰中历史最悠久的圣物之一.1239年,法国国王“圣路易”(路易九世)从曾劫掠了拜占庭帝国首都的威尼斯人处购得了荆棘冠,并将它放置于正在修建中的巴黎圣母院中.当年回购几乎是用国库交换,这顶荆棘冠使得当时的法国财政一度掏空,后续50年才得以恢复正常.所以珍宝很多时候并非宝物本身物质价值而是对精神的寄托价值.

查阅资料后看到Franceinfo报道称,除了荆棘冠外,路易九世的一件长袍也已被成功抢救.但不少其他文物的状况依然未知,其中包括上面文中提到的三部管风琴,大钟,以及一些油画和雕塑.新闻采访中工作人员说到:“我们救出了荆棘王冠,圣路易的法衣.里面还成功地挽救了几幅画作,但是大型油画如您所知,难以取下.”

荆棘冠并不只是一件宝物,他是人类信仰的象征,也是精神的寄托.荆棘冠被抢救出来没有损毁仿佛冥冥自有神佑,象征着人类灵魂的延续.

已经写了很多,我是非常推荐这部影片的,也知道大部分人肯定不喜欢这个题材电影.但我还是尽我的力量说服大家有条件静下心来,关注文化,了解文明;无关这部电影,而是升华自身,给自己一个主见,让自己有一个该有的判断能力,来纠正当前这个被媒体扭曲的世界.当前我们的一切信息都来自媒体,让人快餐式的接受着信息;人本性的善良去向往与追逐的那些光与亮,都是通过媒体给予的,各位榜样又都是你认识他,他并不认识你;而光亮的光源往往是媒体一并给予的解读,就这样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当我们沉淀下来思考一下,我们所想,我们所梦,我们所信奉的又有那些来自内心所向,溯源下去那些是可以摆脱媒体真正来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我尊重文明,信奉文化;我相信当更多人醒来,他们知道自己精神上需要的是走出门的时候,任何枷锁都锁不住前行.这就像是文艺复兴印象派战胜学院派,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需求所向,政治,宗教,统治都不能阻拦,人类文明达到了审美上需要光影,需要走出去站在街上时,用一切坚持灌输陈旧的教义都已经无济于事;让自己认清自己的前提是先可以认清环境与世界,我们需要认可真正的文明,认知真正的文明.

人类文明的焚烧的那一刻 心痛的一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