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杂谈

很久没有坐下来写东西了.

每一次国画题材的展览都会引起自己的反思,当然现在纯国画的展览很少有那种特别想身临现场观展的,上一次是飞到东京根津美术馆观展李公麟《五马图》和宋徽宗年轻时的《桃鸠图》.周末看了黄永玉离世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书画展,我们都熟悉黄老传统经典作品,《猴票》,《兔票》,《阿诗玛》但展览绝大多数作品是黄老17年到离世期间5年中的创作.看的出黄老的晚年又重新活了一次,又一次完整了走过了第二次人生.

画面松弛,自然,直白.黄老晚期的作品越发的淡忘了技法的束缚,每一幅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没有奥义难解的提拔,确让人站在画面前轻松愉悦,可以想像创作时的意境与晚年生活的状态.

黄永玉新作展看的有些走马观花,没有错过作品但谈不上仔细,这也许是单纯的欣赏不掺杂学习目的的关系;这次在美术馆里还是被徐渭与林风眠的作品触动到,加上黄老众多作品引发我自己一些深思.特别认同黄永玉的一段话:画画的人永远是孤独的行者,他要对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惊涛骇浪的人情世故,用极大的克制力维持创作环境的宁静与安详.

在那些急功近利的日子里,绘画也只是帮助我平静,舒缓工作压力,稳定情绪;当深陷周遭的时候自己也没想到是绘画确切的说是艺术平复自己,又一步步起身,与其说画是工作,莫不如说现在的自己离不开她.

自己的新画室前不久终于投入使用了,投入、努力这么久营造出来的松弛环境,可整个过程却不松驰;房子交付与装修过程真的是一波三百折;所以我想说看起来松弛的结果,过程确不松弛,这种就是当代一种普遍的悖论吧.对当下的自己来说可以这么自由的画真的太爽了,有了属于自己的5米长台铺开毛毡可以肆意的书画写意,两个稳当的大型画架让油画创作的尺幅能达到4米,室内终于完整的挂下了心中最热爱的一幅作品《千里江山图》,在这12米的画卷下排开了英写、线描、板绘、水彩以及阅读的空间.

松弛、安逸、自由的画着.有时候自己会想,想那么一天自己拿不起画笔了怎么办,或者说越发的失去笔下的自由会是怎么样的.

提及自由必然是相对的,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所以人们才无尽的向往, 而静下心来去解读人们大部分所说的“自由”,仔细推敲又只是“不担当”,“不负责”,“不设限”的褒义表达罢了.而这种“自由”到头来势必丢弃了身边的“人”,“事”,“物”;这么说是很难被认同的,但你仔细想一想,当你说出“我追求自由”的时候,前提往往都是在需要承担责任与担当的人事物交集中,不引出“自由”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一个正确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撑伞.而包容这份“自由”确又是身边是真心关爱你的人.

现在社交甚少,闷头在书堆文献里寻求能获得更多的自我丰满.当年龄增长,机遇,经济,周遭……等都经历过起伏变化过后,每个人才会来到人生的分叉口,面对路径,面对取舍.所谓取舍必定是面对喜欢的人事物,是对没有平替的取舍;事实上真的很难,而每个人都应该有面对喜欢的人事物而望之却步的经历;而画画似乎是个例外,只要保持喜欢就足够了,因为喜欢画这个事情你根本阻拦不了,是拦不住的.当然我说的只是单纯的画画,不参杂任何绘画其他副属性.

混乱的世界,艺术被资本挟持的年代.想进行有深度的内容创作,确发现“深刻表达”这个定义被牢牢的应试教育化了,在定义的范围内都是后天营造而生并非自然深刻,这可能是我自己需要克服的大问题.知道该如何深刻,能说出来能用画面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提前设计的而非自然形成,作品可以迎接商业却无法自然释放情绪.

近期孙一钿的事情呢,咱们避开不谈作品内容与深度,闹剧是资本,画廊,画家,藏家,拍卖拧巴在一起.这么一闹画家知名度是提升了,创作内容题材本身就是“物”,有些潮流画的意思,画家自身又去合作LV就很容易被人以“消费主义”问题诟病,接二连三又出现“抄袭”风波,画照片的作品市场价值定是会大打折扣的,但风波可以看出藏家缺乏信心啊,对中国艺术家作品长期持有没有信心.

再讲一个刚刚才平息的事情,油画这东西接触了几年但作品远不及水彩国画多,比较吃场地限制总跑到美院里去画;合作画廊前不久投诉到控股出版社里说以后不能像我这样再签这么没约束控制力的创作者了.画廊一步步推广作品进行藏家建设,合作一年多时间作品从万元到大幅高定的十几万,作品价格上从投入到今画廊也算才见到回报,我就要更换创作题材与内容,而且合约没有条款可以约束;关键是油画创作与交付至少有5-6个月的时长,今年商务已经忙了近大半年.开会争论过多次自己也没办法,不想去追捧流行,想要沉淀下来做自己的内容.

意境这东西学校教不来,看看现在院校的毕业展,学生们都忙着创新与炫技;国画里太多颜彩痕迹,看不到大写意了;很少有水彩作品毕竟受到篇幅尺寸局限;油画呢又很难说,按理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独立的个体思维用现在新词说是去中心化,但大众审美和认知都是被塑造过的平台化的,那些自媒体群体化铺出理论影响了大众思维,就有了导向性的好与坏,其实面对画作特别是当代油画说什么都有道理但是总感觉欠缺些情绪在作品里,或者说情绪太过人为修饰,需要情绪表达所以创作时往作品按一个情绪让他显露出来.

在绘画上我也几度深陷迷茫,甚至现在长时间处在一个边缘,长辈们说的传承,商业上要的流行;技法与审美上自我冲撞的矛盾,画法题材上的瓶颈……都或多或少让自己处在自我质疑的阴霾下.如果说精选的写意是传承过程,这些年中的水彩便是自己的突破,虽然被人诟病商业,但未来要去做的是我经历后纯碎的夙愿,丝毫无关乎价值与价格.

传承,延续下去,老师严肃的提及过多次;一是自己的笔下传承,二是择人把理解代代相传;难的是后者,对于老师来言,面对不同方向,绘画有几位徒弟,建筑有她的骨肉,还有为文化传承设立的研究院.择人,无外乎挑选栋梁,而传递的是审美,无外乎又是一种没有平替的传递.在浮躁,现实的当下环境里,没有遇到合适脾性的人选,看不到选择了就可以是一生的坚持者.时代不同了,更开放的世界也许要更开放的对待了.

挑选栋梁

兜兜转转在花卉的坚持,自老师的一番话[这里不多提及了]. 近期理论的推进,构架 ;也许绝大多数人认为画画就是画呗,整那么多理论做什么,其实不然,在追求的是一种进步,是要躲避诱惑的,当下的构建很可能就是我要去坚持5年10年甚至一生的,在地基阶段必须稳健,会停留在表达递进一段时间,也许就是数年;再一次次创作与一幅幅作品中不断完善直到留下百幅笔下满意作品.而其他内容可以视为供我坚持下来的支撑,供我饱览世界的美,供我用上等的画材绘具,供我有松弛的创作空间,保存作品的适合环境.

爸爸即将出版4本书籍,当然写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长时间的考证,整理,编写;我也忙碌着以至于没有空闲来帮他设计书籍封面;书籍即将出版看得出他还是很欢欣的,这些内容都是留下存世的文献.自己写的小说《始于终点[暂定名]》毕竟算是商业内容,出版方一直要求十余万字对应的插画内容也要自己完成,就一直搁置至今,几十幅插画无论用什么形式都无比巨量,之前的数据损失也带来了相对的影响.比起爸爸自己还是太需要沉淀了,自己想以方法论的形式写一些关于艺术赏析的书,断断续续的因为浮躁至今也一直没能如愿.

毋庸置疑,文化与精神追求,会随着经济下行越发被人眷顾;现代中国人没有信仰,市场经济以来中国人的信仰就是钱,在经济下行时期钱不好搞了,文化与精神追求反过来提升了地位,从未见过美术馆与文化演出这么火爆.这是好事,文化水平决定精神高度,远好过空喊“精神文明建设”口号.能吃饱穿暖后人都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当钱搞不动了自然就会主动提升自我认知与审美,在一二线城市爆发式的大众涌入也会让文化与艺术赛道充满机会,有机会便会让更多的艺术人材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文化艺术赛道也会出现一波井喷式的发展.这样的环境下当下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送子女出国到欧洲深造艺术是时机成熟的,但切记前提是经济条件好,出国深造这两个是大前提.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每一个人,艺术的路注定是孤独的[这里我用的是孤独不是寂寞],也不再多做解释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